通知公告 校园新闻

走进深附

深圳商报:“私人订制”打造创新人才


深大附中科技竞赛捷报频传

“私人订制”打造创新人才

深圳商报记者 吴吉

近日,从第十五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上传来喜讯,深大附中在200多支代表队里脱颖而出,获得初中组全省冠军,并晋级全国赛。就在外界惊叹于深大附中厚积薄发的突破时,该校校长刘重善却并不感到意外。“我们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发展特长、挖掘潜能。在深大附中,我们为孩子成才所搭建的平台,简直可以说是私人订制”,刘校长说。如此呵护每一颗“种子”,收获当然只是时间问题。

创新人才结出累累硕果

在最近结束的第十五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上,深大附中代表队可谓一鸣惊人。初二学生成杨博文、黄东篱在吴道锐老师的带领下,获得本次大赛创意机器人初中组全省第一名,并将代表广东省参加在内蒙举行的全国赛。这次比赛可谓强手如云,能从200多支代表队、1500多名学生中力拔头筹,深大附中代表队展示了自己过人的实力。

对于这一结果,深大附中的老师们却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就在今年3月底,在第30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成杨博文同学的作品《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分拣系统》刚刚斩获了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他的设计“接地气”、实用性强,且取材于日常生活,因此格外受到专家的青睐。

在该校的物理智能化探究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了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奇“玩意”。吴道锐老师告诉记者,在深大附中,每个学生都会来这样的实验室里一展身手,而这次斩获大奖的两位学生就是显露出物理的特长后被挖掘出来的。“其实中国孩子的动手能力不是不强,只是被压制了。我们学校设置这样的实验室,就是让书本上的知识变得鲜活,让孩子们在动手创造中有所领悟。”吴道锐老师说,比获奖更让他高兴的是看到一批学生在动手中爱上了物理,爱上了研究和发明。

“私人订制”打造“成才温室”

为什么深大附中会如此密集地涌现出一批“小科学家”呢?在该校校园里走一圈,记者就找到了答案。生物眼科学实验室、物理智能化实验室、地理天文堡……20余个学科创新实验室,就像是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把把探究科学奥秘的钥匙。特别是该校的生物显微平台互动实验室,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甚至可媲美大学水平。而且只要对学生成长有益,深大附中不吝张开怀抱,引入国外资源。刘重善校长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我们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共建眼科学探究基地,共同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该项目由美国两院院士、世界人造视网膜技术的重要奠基者、南加州大学教授马克-霍默恩领衔,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8名博士组成了专家团队,和我校骨干教师一起,引领精英学子开展眼科学探究活动。”一所中学网罗了业界精英、博士团队,为学生们的科学探索“保驾护航”,如此高规格的“私人订制”让人赞叹不已。

硬件实力只能为学生成长提供沃土,如果缺乏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很多孩子的才能或许就被埋没了。“其实我们获得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金牌的戴威尔同学,他的中考成绩并不突出,但是入校后我们发现他有生物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就鼓励他、培养他。”深大附中生物组老师陈伟培养出了一批生物学的好苗子,在各级生物竞赛里获奖无数,她认为学校给了学生最广阔的成长空间。“你知道吗?在我们学校还有生物专用的图书馆,里面有几千册生物类书籍。学生们可以在书本上随意涂写,做读书笔记。爱好生物的学生有大量时间泡在实验室里,那里有最开放的空间任由他们开拓。暑假里,我们还会组织学生去北京、广州等地的高校培训学习,让他们接触大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对孩子们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依托大学成就“各成乃器”

理科有学科竞赛课程,文科有高端艺术课程,深大附中落实因材施教,让特长生走得更高更远。“除了科技创新类人才外,艺术班多人获得艺术联考、单考深圳第一;美术、音乐等、传媒等艺术生的重点上线率接近百分之百;很多学生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央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从我校毕业考取北京电影学院的李梦同学已经成了影视新星。另外,我们的体育也很有特色。除了跆拳道、羽毛球、游泳三大传统项目外,我们还在2014年设立深大乒乓球俱乐部深大附中基地,为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刘重善校长说,“私人订制”的“成才温室”让深大附中结出了科技硕果、艺术硕果、体育硕果……最重要的是,结出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硕果、各成乃器的硕果。

该校高中每个年级还开设“拿云实验班”,荟萃顶尖学子,配备卓越师资,培养志存高远的领袖型、创新型人才。“实验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量身定做成长规划和培养计划,配备专业导师,让每个孩子都能实现自己梦想。2014年,首届拿云班喜获成功,48名学生几乎全部上重点”,校长刘重善说,拿云实验班是深大附中在高考本科上线率已超过95%,学生百分百圆大学梦的基础上打出的一张新牌,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推出的更高平台。在去年的高考中,该校高一学生胡久思同学参加东南大学少年班自主招生,取得583分的好成绩,这就是“拿云实验班”结出的又一硕果。

背靠深圳大学这棵“大树”,深大附中的学生可以跟大学生“分享”实验室、“分享”教授级的优秀师资、“分享”一般中学生很难触及的学术氛围……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教授在附中指导工作时表示,深大的资源就是附中的资源,深大的院士、教授可以为附中提供优质课程资源,深大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推出的数理金融实验班、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实验、生科科学创新实验班、国学精英班等教改特色实验班可以与附中拿云实验班进行互动,共享资源。这是深大附中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他们成功的又一个“秘密”。

深圳商报:http://szsb.sznews.com/html/2015-05/19/content_32277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