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刘茜,在贵校实习已有两个多月,实习内容为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
语文教学我有幸被分到初一年级组组长陈雪华老师的门下。陈老师平易近人、十分温和,她爱笑、也心疼孩子,课堂上与孩子互动时自然而然露出的笑容总让我觉得,教师是天底下最美丽、最纯净的职业;陈老师对我也像对孩子,生活上嘘寒问暖,教学指导上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十分照顾我这个初来者的心情。虽是照顾我的心情,但指导时,老师总能一语中的地指出我的问题,使人豁然开朗。陈老师教书数十载,在一线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她信口讲出的经验之谈常另我这个科班出生的师范生惊喜不已,比如,“初中女生对班风的主导性影响”就成了我教育调查的备选课题。我很幸运,遇到如此优秀的人。有一次,我们班孩子对我说:“你越来越像我们陈老师了。”我心想,这真是褒奖我了,我也渴望在这平静如水的岁月里做最温存、幸福的人。
和陈老师不一样,另一位我要感激的老师却很严肃,她在班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闭嘴”,她就是我的班主任指导老师——许悦闻老师。我们共同管理初一(7)班的这段时光基本上是我唱红脸,许老师唱白脸,这种默契不知是何时形成的,但却非常有效,让7班成为年级班风最好的班级。许老师很有教育经验,她在孩子初一还比较乖的时候,对他们严,培养他们的习惯,树立他们的观念;这样,也不至于到了初二难管理。
虽然老师很严,但可能是因为许老师美,笑起来有酒窝,所以即便是严,在孩子们看来,也是严而不厉。就我私底下来看,许老师也实在不是一个凶狠的人,相反,她倒像个孩子,有时笑起来还憨憨的。老师一直强调,她不会因学习而批评任何孩子,只会因谁品德不好而恼火,她的严厉是张弛有度的。就像老师在开家长会时说的:对孩子,既不是打压、也不是纵容;在原则上的事情和小事上对孩子们严厉,在学习上,不可以盲目求好。这是对初一孩子的要求,这是一个教育者的智慧。
当一个纯洁明快的孩子——我们7班管理班级的基础目标。为此,我们也为班里的个别孩子苦恼过,有欣喜、也有失望。然而教育是长期的,爱和智慧两者不可缺失。我知道班主任工作很辛苦,教育的热情也容易减退,但是,教育者的伟大不就在于此吗?“在时光中永存一份爱心,用爱与智慧去对待每一个生命的成长。”这是我的手机屏保,这是老师为我点赞的那条说说。那晚老师在处处寻方后,喜得一计,高兴地打电话给我,坚定地说:“孩子是你的孩子你就得管,孩子不好就是父母十几年教育造成的,推给父母根本没有用。”听完我很受感动,心里满满的正能量。认真对待每一个生命的成长,这是一个教育者的良心。
在深大附中的这段时间里,除了这两位老师,我从其他老师身上也学到了很多,谢主任、王丽丽老师、李珊珊老师、聂诣人老师,甚至还有我仅偶遇过两次的刘校长。这些老师都很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在他们身上,很容易看出一个教育者的风格,以及他们在不同位置上的教育智慧。
在深附,我虽然只待了两个月,但是它却是我教育生涯的第一步。真的很感激自己选择来到深圳,遇到那么多可亲可爱的人。感谢这里的老师,感谢这里常青的绿树,感谢可亲可爱的孩子,感谢静好的岁月。不久我们将离别,我希望,我会能把从深附所学到的点点滴滴和那坚定的教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