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附中再出生物竞赛“状元”
深圳商报记者吴吉
近日,深大附中收到喜讯,在2017年广东省中学生生物联赛中,该校高二谌宇涛同学勇夺全市第一。这是继2007、2010、2012、2016年后,该校学子第五次在同类比赛中占据全市第一。
生物竞赛凸显“百花争艳”
一枝独秀不是春,谌宇涛同学此次的“笑傲江湖”在深大附中可不是“独苗”。事实上,该校共有105名学生参加了2017年广东省中学生生物联赛,在比赛总获奖率仅有报名人数35%的情况下,共有94人获奖,获奖率高达本校参赛学生的89.5%!其中一等奖30名,二等奖40名,三等奖24名,成绩再创新高。据介绍,本次比赛按报名人数5%、10%、20%的比例确定一、二、三等奖,而该校省一等奖的获奖率高达28.6%,实在令人咋舌。
是孩子们进入深大附中时就天赋异禀吗?不,是深大附中用善于发现的眼睛,为这些学生开启了通往科学的大门。“其实我们获得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金牌的戴威尔同学,他的中考成绩并不突出,但是入校后我们发现他有生物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就鼓励他、培养他。此次获全市第一的谌宇涛,高二才开始参加培训,学校专门为他制定了专属课表。
高端平台催生学科“牛人”
为什么深大附中会频繁地涌现“学科达人”呢?在该校校园里走一圈,记者就找到了答案。生物眼科学实验室、物理智能化实验室、地理天文堡……20余个学科创新实验室,就像是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把把探究科学奥秘的钥匙。特别是该校的生物显微平台互动实验室,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甚至可媲美大学水平。据介绍,深大附中设有科技中心,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美国两院院士、世界人造视网膜技术的重要奠基者、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南加州大学马克·霍默恩教授来到深大附中,带来了国际特色项目,与该校合作建立眼科学探究基地,共同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8名博士组成的专家团队和该校教师团队共同引领23名精英学子,开展眼科学探究活动,并设立了生命科学综合实验室。一所中学网罗了业界精英、博士团队,为学生们的科学探索“保驾护航”,如此高规格的“私人订制”让人赞叹不已。
因材施教打造“最好自己”
在深大附中,学生戴威尔脱胎换骨般的成功绝不是个例。深大附中仿佛有一种可以“吹沙见金”的魔力,让孩子们的“小宇宙”彻底爆发。究其原因,深大附中的“秘密”在于“因材施教”。
比如:深大附中高中每个年级都开设了拿云实验班,荟萃顶尖学子,配备卓越师资,实施拿云计划,培养创新型人才。实验班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量身定做成长规划和培养计划,配备专业导师,让每个孩子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做最优秀的自己。三届拿云班喜获成功,高考重点率近百分之百,一大批优秀学子进入名牌大学深造。有100多人次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省市级奖项,多名同学被授予省市级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