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礼成,请奉上一杯茶”
你以为这是谁的结婚现场?
榜样君告诉你,
不是!
这是——
深大附中27位新老师的拜师礼现场。
昨天,深大附中举办“2017年教师工作室授牌暨青蓝工程结对拜师仪式”,27位新老师找到了职业道路的“引路人”,学校的“青蓝工程”再次结出了累累硕果。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深圳市首批科研基地学校,深大附中在办学过程中占位科研高位,全盘布局,科研风气越来越浓厚了,不仅老师在做科研,学生们对科研的兴趣也愈发浓厚。
(小标题)27位新教师“拜师学艺”
现场,27位新招教师向自己的“老师”隆重行上了三次鞠躬礼,诚意满满的90度鞠躬,让老教师倍受感动。深大附中校长刘为基表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进程,全方位地关心、全过程的重视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发挥他们的潜能,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建立教师工作室和实施青蓝工程就是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重要举措。”
(小标题)教师团队多项课题立项
据悉,在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的2017年度课题申报中,深大附中的老师们踊跃报名。申报者中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冉冉升起的教坛新秀。课题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涵盖德育管理、高考对策、教学研究等等,涉及语数外、理化生地及体育、美术诸学科,可谓囊括教学的方方面面。
在竞争激烈的评审中,深大附中有6项课题获得教科院立项,在深圳市名列前茅。还有7项课题获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立项。值得期待的是,这些课题都将引领深大附中的教学再上新阶。
(小标题)学生课程研究亮点纷呈
与老师相比,深大附中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更高。在深圳市2017年中学生探究性课题的立项表中,深大附中继2016年立项17个课题之后,今年立项的数目达到了19个。在申报过程中,深大附中的学子们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
校方介绍,这次申报活动本拟在初一和高一新生中展开,但因初二的学生们积极性高,也被纳入申报对象。学生们脑洞大开,申报课题五花八门,如关于中学生人际关系和阅读情况调查、关于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关于环境保护以及关于最新科技发展进程等。
(小标题)校方对科研开“绿道”
高产出背后的奥妙是什么?是大手笔的投入。深大附中对于老师和同学们开展科研的积极性给予了热情的肯定和鼓励,除了在申报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指导外,还给了政策上的特殊支持。无论是老师的课题还是学生的课题,没有在深圳市立项的,校方给予立项,成为校级课题,学校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科研引领教学,师生共同探究,一时之间在深大附中蔚然成风。
亮点成绩
科研课题丨
教师科研课题:申报13项,6项获教科院立项,7项获深大师院立项
学生探究性课题:19项获立项
优秀课程丨
深圳市中小学好课程
范立红《中国传统服饰与3D 技术融合创作》
广东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省级”优课
初中10节,高中9节
教学比武丨
杨晓静老师荣获深圳市中考物理命题大赛一等奖
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温淳\张馨文代表市直属初赛中脱颖而出,参加全市决赛
科技教育丨
王靖玮同学获得2017年学生创客作品大赛一等奖,指导老师:吴道锐
入选深圳市100个中小学创客实验室。
体育竞赛丨
深圳市游泳比赛:初中组32人次获奖,团体总分第四名;高中组8人次获奖,团体总分第六名,刘丽 聪老师获评优秀教练员
深圳市优秀学生社团评选丨
6个社团报名,初中部跆拳道社\高中部古风社获评
深附少年,又获殊荣:
古骥辰同学获评深圳市“最美南粤少年”
谭睿智、黄峥力、陈婉曾三位同学共同荣获 “深圳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学科竞赛丨
谌宇涛同学获第26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铜牌。这是学校第四枚全国生物奥赛奖牌
地理奥赛获省初中组二等奖。
指导教师:梁锦瑜、陈琳
跆拳道队全国联赛总决赛获1金5银7铜、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二。教练:孙波
羽毛球获省赛团体总分第四名。
教练:赖允辉、郑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