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气唤醒生机,微瑕不掩玉泽
--第九届“深圳校园十佳文学少年”评比现场作文大赛(B卷)试题点评
康立
从多年举办的这个作文大赛的名称看,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文学”,另一个是“少年”。因此,相关的命题及评析也应努力吻合这两个逻辑要点。
文学是语言形象化运作的艺术,再深刻的思想都要努力融化于形象中,或尽量隐藏于形象后。而要体现形象性,需要一个可形象的命题引发。关于这一点,三道命题都有所体现,但在体现的充分程度上则有差异。
少年拥有阔远的未来,无尽的可能,他们需要展翅的天地,渴望个性的无拘。关于这一点,三道命题都堪 称恰切,值得圈点。
第一题
仅以“放飞”二字命题,却充分散发出形象的引力。可以具象化为飞鸟、风筝、柳絮……可以抽象化为理想、个性、想象……前者给艺术性故事、冲突、曲折以构建空间,后者给思想、感情、心灵以挖掘可能。
就“放飞”一词的内部来考量,其“放”字又有天大的驰骋空间,定能激发少年们对人生的妙设,对社会的渴盼,对文化的审视。这是作品异彩纷呈的逻辑预备,能使得作者尽量拉开距离来精心构思。以小牵大,从浅向深,这是合乎该活动目的的优秀命题无疑。
第二题
采取的是标题加材料的命题形式。其亮点之一是标题“……,又怎样”中的省略号,这同样给“形象”以各种可能,可以是某件事,可以是身体某个特点,可以是某句话等等,这不仅能无尽体现文学性的附着点,更为作品个性的显扬贡献了丰富的场地。其亮点之二,是材料中的TFBOYS成员王源的故事。这个歌唱组合,在“少年”群体中具有爆炸性的影响力,作为面对少年的作文赛命题,找到这样一个点燃创作激情的兴趣点,可谓亲切而智慧。更何况王源英语口语大进的正能量散播,与少年待育的社会期许暗合无痕。
设题的美中不足,是材料后部“每个人都有……活得闪闪发亮”的几句议论。这些议论的存在,看似高大上、深远重,但却明显削弱了“文学”性,并且有拘限、逼窄学生展现空间之嫌。
第三题
纯粹以材料呈现。没有什么不可以。命题者是想追求这三道命题形式上的不重复、多样化,就三题中任选一题的比赛规则来想,这是命题宏观布局上的聪明,能提供给不同性情学生选择的余地,避免牵强成文,也能体现命题本身的个性和美感,渲染出比赛的美好氛围,这实在值得肯定。
具体到这道题,可赞处是选取“流行歌曲”这个接合点,自然而完美地体现了活动对象——少年的生活特点,这使得命题不做作,不脱节,不隔膜。文学不是生活真实,但文学追求高于生活的真实感——艺术真实。如果没有生活真实的土地,文学难免虚浮短命。
另一个可赞处,就是“经典诗词”的具体对象,照样可以引发少年男女各自依循内心的喜好选取诗词,然后依托而幻化出文学艺术的七彩五音。
此题微瑕,是命题语中“讲述…理解”、“说明…美在何处”两句的干扰,这些用语对“文学”性比赛氛围有点小损害,让人容易产生跳脱感,仿佛在写议论文或答论述题了。
总体的感受
这是一次闪烁着夺目的智慧火花、蒸腾着浓烈的时代气息的成功命题。正如本文标题所言,春气盎然,自能唤醒文学少年的创作生机;微瑕难免,终究不掩校园文化的洁雅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