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校园新闻

走进深附

我校召开小课题成果展示暨申报研讨会

1月8日下午,我校召开了2017年深圳市中小学生探究性小课题成果展示会暨2019年小课题申报研讨会,全体高一学生出席聆听。本次研讨会由高二优秀课题小组作研究成果展示及经验分享,教学处副主任、正高级教师陈伟老师作指导发言,刘书安副校长作总结发言。研讨会由高一年级组组长向建新老师主持。

高二年级两个优秀课题小组作研究成果展示和经验分享。

   第一个小组研究课题是“探究玻璃厚度于与隔音效果的关系”,高二(2)班叶泓妤和覃川哲作代表发言。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大致流程,包括前期的资料查找和实地考察、中期的实验设计和器材购置、后期的实验实施和记录数据、末期的依数据得出结论及写就课题报告。简单而清晰的展示,让未接触过小课题的高一学子对小课题研究流程有了初步的把握。此外,她们还为大家分享了探究过程中的一些意外情况及处理办法,还给出几点相关建议,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第二个小组研究课题是荣获2017年深圳市中小学生探究性小课题一等奖的“榕树—榕小蜂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协同进化机制的研究”。高二(1)班王境、毕楚杭、吴文雄、李舒凡作为小组代表发言。首先介绍了其选题缘起,启发大家要仔细观察、留心身边事物。然后介绍了研究过程,包括寻求各方资源的支持、采集标本、参观访问、野外考察等环节。最后为大家展示了其研究四大成果,最具代表性成果是课题论文,该论文获第34届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论文一等奖。小组代表鼓励大家要敢于去尝试撰写专业论文,多查阅文献,多下功夫。该小组以其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丰富性赢得大家的一阵阵热烈掌声。


接下来由陈伟主任作小课题研究指导发言。陈主任首先对新高考政策作了一番解读,从新推出的综合评价系统可看出,新高考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参与小课题研究已经成为每名高中生的必修课。接着陈主任从选题范围、选题要求等方面做出指导建议,鼓励学生从所学学科和日常生活领域入手,选取一些切口较小、价值较大、新颖性强的课题,尤其是动植物生活习性类的课题,这类课题研究人数较少,可挖掘空间较大,同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所以较容易出成果。陈主任的指导建议简洁明了而又精当实用,给高一学子带来很大启发。

最后由刘书安副校长作总结发言。他分析了两个优秀课题小组的成果,指出小课题研究也是有方法、有乐趣的一种学习。并以22岁即登上《Nature》年度科学人物榜首的曹原为例,鼓励大家多去探究,从高中时的小课题做起,以后争取做大课题、世界级课题!

   聆听完整场研讨会,高一学子们收获满满,之前面对小课题选题不知所措,现在已然变得清晰许多。一些同学得到不少启发,已经开始展现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之态。相信在学校各方的重视和领导下、在全体同学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高一学子的小课题研究一定能开展得如火如荼,再创佳绩!(袁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