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校园新闻

走进深附

“摸骨”相文,“技”“道”双授——记深大附中田军老师线上语文公开课

正所谓“课如其人”,田军老师的课总是如她的人一般,认真中透露着可爱,豪气中充满着力量。已经不记得有多少次,她带着我们去“探险”,去“寻找破解的密码”、“揭开神秘的面纱”、“搭建知识的梯子”;她带着我们去“试验”,去“倒吃甘蔗”、“啃汉堡包”、“倒金字塔”、“合并同类项”;她带着我们去“创造”,去“头脑风暴”、“表格分类”、“思维导图”、“口诀记忆”……或者跨学科移植概念,或者借用生活语言。田老师的课堂总是能够以狂风吹沙之力帮助学生快速地识别语文学习经验中的真金。


如今,面对这“痛在学生身,伤在老师心”的论述类文本阅读,3月14日下午,令人期待的田老师带着她的“妙计锦囊”空降腾讯课堂,面向社会上了一堂“深大附中名优教师网络课”。



田老师本堂课所选的专题——论述类文本阅读,是学生在高考语文中面临的第一道门槛,往往因其阅读难度大而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望而却步。如果不掌握些许的阅读技巧,不仅会直接影响到解答这类题目的准确性,更有可能因为耗时过长而间接影响到后面的作答。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看透论述类文本的架构、获取解题的密码呢?


“读文有方法,一看标题,二看文章。”入门之初,田老师就要求学生确立读文法度。强调文体意识,从议论文写作的视角来倒推论述类文本的信息属性和层次,正是通过这样的读写转换,田老师顺利地带领同学们摸清了论述类文本的结构,探寻出“论述类文本实则是观点句加材料句”的本质。本质一旦显形,所举文例,学生只需如法摸骨,便可明确文章的技经肯綮,终能如庖丁般,于游刃有余间騞然解文。

短短四十分钟里,田老师以她一贯的“大气、深厚、灵动、扎实”,带领着大家以论述类文本阅读为主线穿越了读写这两大阵地,在提出解题之“技”的同时,更是传授了最合乎语文教学本质的“道”。而在腾讯课堂右侧的评论区里,早已是鲜花满屏。

 

教师感想:

 

三年前,第一次听田老师的课,是在千人大讲堂。红裙,金发,气场十足的她把干货说出了“鲜味儿”。

今天,在全国抗击疫情的背景下,于空中课堂“隔空”再蹭田老师的课,仍觉高山在前,风光不减。

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原本就是难度极大的选题,但是田老师却能从打通读写“任督二脉”的角度,在更高的层次上驾驭课题。从区别“观点句”和“材料句”,到对“标准语段的写法”进行建构和解构,田老师不断抛出的这些解题密码,时而能让听者恍然大悟而感慨“真是简单”,时而却又为她猝不及防地推翻前言而直冒冷汗。

田老师,吾师也。师父的课,听过一次,就忘不了。大概,这就是风格鲜明的大咖课吧!

                                              ——深大附中语文教师     伍懿

 

田老师的课一如既往地充满激情!充满智慧!充满干货!我想用三个三字短语来谈谈我今天对这堂课的感受:站位高,方法精,启发大。

1、站位高。田老师的这节论述类文本阅读密码破解课针对高考二轮复习,目标突出。立足于近三年高考真题的规律总结,全方位剖析呈现高考论述类文本内里的密码。同时,在讲解规律的过程中,还打通阅读和写作的关联,讲解二者的共性。

2、方法精。田老师的课非常注重方法的讲解,在这堂课中讲解了做题的技巧,读文章的方法。比如,看标题猜读法;看文章切分观点句和材料句;合并同类项法以理清段落间的逻辑关系等等。

3、启发大。田老师将方法讲解和实例操作完美结合,让人听了一堂课下来觉得顿有所悟。对论述类文本的把握也更深了一层。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深大附中语文教师     袁翠

 

今天终于有机会听到田老师的课,特别兴奋之余,受益甚丰。印象最深刻的是,田老师从“看标题”、“看文章”等角度,特别生动地向学生阐释了“知彼知己”中的“彼”为何物、为何事。虽然我与田老师教授不同学科,但田老师特别巧妙的方法启迪了我的教学。特别的田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一堂特别的、久违的语文课。

——深大附中历史教师     罗易

 

 

 

学生感想:

 

我觉得用豪爽来形容田老师再贴切不过了。平日里上课就觉得田老师功底很深,上课有条有理,能够把知识点讲解透彻一点即通,田老师做的课件学案更是堪称精品。在这种特殊时期迫于无奈,我们只能开展网上教学,但屏幕也无法使田老师的优秀减损一分一毫,反而更能凸显出田老师的魅力。论述类文本几乎是整张试卷最让我头疼的题目,平常做题的时候我就像无头苍蝇般的到处乱撞,但听了今天的讲解,我真是豁然开朗、受益匪浅,终于理顺了论述类文本的架构,明白了如何对文章更好的把握,我相信在田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同学一定能到达百尺竿头并且更进一步,似鲲鹏扶摇直上九万里。

——深大附中高三(一)班学生     张超仪

 

听田老师的课,每一次都是一种享受,哪怕隔着屏幕,都可以感受到田老师溢出屏幕的激情。老师的语言铿锵有力,时而深沉,时而幽默,让我们如沐春风。平常看几百遍教辅材料都无法记住的知识点,总能在听了田老师的课后一次记住,老师的循循善诱,展示了您无限的魅力,让我们轻易地接受知识。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让身为学生的我们感受到语文的美好!                          

——深大附中高三(一)班学生   侯文琪

 

课堂开头,我就被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吸引住,即使不见其面,但闻其声,胜见其面。抑扬顿挫的声音、幽默风趣的语调,田老师引经据典,讲得深入浅出。“倒吃甘蔗法”、“层层追问法”、“挖掘法”......,多种多样的语文方法向我“袭”来。“宝藏老师”田老师的课堂,总是让我受益匪浅。

——深大附中高三(一)班学生   陶振宇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这似乎是田老师最贴切的写照了。那天尚未亮便开始备课的身影,那抽时间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的耐心,那课上落落大方信手拈来的讲解,在高三一弦一柱的年华中,慢慢刻在每个同学的心间。而在疫情到来的特殊阶段,田老师更是转移阵地,为同学的高考保驾护航,用一节又一节的网课搭成同学们坚实的知识网络。今天的公开课着重于论述类文本的深度解析,更是表现了田老师大气的上课风格。而老师又兼以诙谐的说法,把知识点化成生动有趣的小情景,帮助同学们快速理解。隔着屏幕,似乎也能看到一位博学的师长,为学子们传道受业解惑。正是这样自成风格的讲授,高水平的语文理解,无私奉献的师心,才撑起了一节节容量大内涵精的优秀语文课。感谢田老师!

——深大附中高三(一)班学生  唐浩灏

 

田军老师便是这样一位在学生心目中最可爱的人。田老师的课每次都让我受益匪浅,今天更是抓住了解破“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金钥匙。尽管线上教学不能让我们亲眼目睹老师平时在线下课上热情的模样,但耳目一新的教学方法,中气十足的嗓音,幽默风趣的谈吐,一个爽朗、富有经验的教师形象便浮现上我们心头。田老师作为语文组的“王牌”老师,对教学具有独到的见解,并善于将深奥的知识浅显化,把晦涩难懂的理念以通俗易懂的口诀输入我们的大脑,寓教于乐。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快速掌握了新的技术为我们讲课,每天从不迟到。天还没亮,微信群中便有了老师活动的身影:四点备课、录课、制作课件、准备早读……数不尽的辛勤背后,都是对学生毫无保留的爱。正是有了这样可爱的老师,才能为我们呈现一堂又一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才会有今天精彩的讲座,感谢田老师的无私付出!

——深大附中高三(一)班学生   吴文雄

 

上一次听田军老师讲课,还是在高一刚入学的时候,时隔两年多,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能够再听到田老师的语文课,这心情怎是一个激动了得!一进课堂,便听到了田老师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使人精神一震!响亮的嗓音中更是透露着满满的自信,我相信只有一个在备课上下足了功夫的老师,在授课时才会如此的有底吧。细听那内容,更是干货满满啊,一次论述文的讲解,使人感到醍醐灌顶,有着拨开云雾见太阳的顿悟。感谢田老师,谢谢她带来了这么精彩的一节课!

——深大附中高三(四)班学生   甘泰基

 

                                              撰稿人:陈亚琼、伍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