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校园新闻

走进深附

一堂让湾区少年奔向美好未来的历史课——记深大附中谢芳芳老师线上教学公开课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歌德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拥有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国家都市,所取得的成绩令世界瞩目。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政策将使深圳迎来第二次腾飞。

为大湾区的少年讲述历史课《对外开放》,如果只是单纯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对外开放的史实、过程和特点,显然不能很好地彰显本土历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英国历史学家汤普森曾说过:“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发展对历史的认识。”对于每一位在深圳长大的孩子们来说,深圳于他们而言,并非只是书本上一个“空洞”的地名,一个伴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从小渔村成长起来的国际大都市,而是朝夕相伴的一片沃地,深圳的发展与孩子的成长已然紧密联系为一个整体。

因为把握住了这样的教学关键点,谢芳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意将课堂分成“历史呈现”和“历史思考”两个模块。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本课的教学中心也逐渐凸显出来,即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通过坚持对外开放,可以获得前进的力量;对于每一位孩子而言,更加清晰的了解脚下生活的这片土地,自己的国家,以及这四十多年来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艰辛不易。从而实现了本课教学目标在情感价值上的升华,一颗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一定要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思想种子深深植入同学们的心底。



与其说这是一堂历史课,还不如说这是一堂为湾区少年精心打造的理想信念课。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谢芳芳老师在环节设计,材料的选取上也下足了功夫。这其中突出体现在“大格局”和“细雕琢”两个方面。



第一,“大格局”。谢芳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实现了内容的延展,一方面,在时间的角度上,将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分成了“起步(1980-1984)”,“腾飞(1984-1992)”,“对话世界(2001)”和“与世界携手、谋全球共赢”四个阶段,概况性的梳理了对外开放走过的艰辛历程;另一方面,在空间的维度上,将中国发展与世界背景始终联系在一起,例如,利用视频和图片等资料,为同学们展示20世纪70-80年代世界的总体形势,以此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对于中国来说,对外开放迫在眉睫,对外开放是时代的呼唤。

第二,“细雕琢”。每一个“历史呈现”都是为了去引发学生的“历史思考”。历史的课堂从不该是简单抛出结论去强行记忆,而应该是生成和启发。为了让学生能够产生相应的思考,谢芳芳老师利用了大量的图片,史料,视频等资源,循循善诱,层层深入,让孩子自然而然的生成“伟大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要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坚定不移的坚持党的领导”等“历史思考”,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学生对于这节课学习的印象也便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中,诱发学生的分析、总结、概括能力,发展历史思维品质,滋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谢老师的这堂历史课是一面镜子,它既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是一堂结构严谨、思路清晰、主题鲜明、情感深厚的历史好课!


听课教师评价

很幸运能成为谢芳芳老师的徒弟。工作第二年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申请跟着师傅一起带初三,这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师傅,那时候谢老师还不是我的师傅,但是我很快被她的魅力和大气折服。为了让我尽快适应初三的节奏和快速成长,每次课都是“我备课——给师傅说课——听师傅讲课——我给学生讲课”,犹记得那时候身为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她,总会抽出时间耐心细致地跟我说课程框架、设计意图以及每个环节为什么这么衔接,怎么引导学生做更深入的思考,她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等等。过了半年后,终于从有实无名到有名有实,她一直都毫无保留的教给我一切,耐心地伴我成长。师傅让我对历史教学有了这样的坚持:框架和思路体系是柱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所以历史材料是内容,以史为鉴、学以致用需升华,培养学生历史素养是目的,点滴坚持让我们做一个鲜活的“历史人”。

一直都觉得这些年的坚持让我离她越来越近了,但是听了师傅这节公开课(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突然感悟自己在教学上这条路也许才刚刚入门。

这节课从结构上分为历史呈现和历史思考两个部分。历史呈现除了整合课本对外开放里“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外,还加入现阶段对外开放的措施和新成就,加强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性,引发学生做更深入的思考。



第二部分主要引发学生的思考,读史使人明智,让学生从学习中引发思考,达到从基础知识——深层体会——理解表达的思维过渡,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师傅教学一直都坚持精益求精。课件版本从1.0——2.0——3.0,这个过程重不断加入更多经典和新颖的材料,而材料的出处和引用一定确保规范和真实,这是一个历史人的坚持。这节课很多的材料不仅立足于本课需要掌握的重难点,还有基于书本知识的拓展以及深层挖掘,很多材料要不是我第一次见到,要不是第一次发现可以这么用。整节课都像宝藏一样,每个内容都耀眼,一环扣一环,环环精彩。


    整节课特别注意情景设置以及对学生的引导。从问题的设置到师生互动再到生成性问题的引导都基于学生的思维特点,所以整堂课非常流畅,师生互动自然流畅。从思维地启发到家国情怀的培养自然天成。


 

   半夏彼岸,似水流年,何其有幸能成为您的徒弟!

                                      ——深大附中历史教师:张馨文


很有幸,在我校的线上系列优课中,听到了谢芳芳老师的历史课《对外开放》。

这节课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逻辑严密,结构清晰:本课的结构是历史史实与历史思考相结合,谢老师用思维导图体现出本课的知识脉络,每一处总结前总是有大量的数据和事实作为依据;同时在谢老师的课上总是能听到“引进来、走出去”、“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样对仗词语,对历史的研究不就应该这样缜密全面么?

2.重点突出:课堂有重点,每一张PPT也有重点。特区特在哪里?开放的发展线路是怎样的?整节课的容量很大,开放的背景、四十年的发展与腾飞、大湾区的发展展望都包罗在一节课中,可是听完后非常清晰明了,就是因为每一个环节的重点都很突出。

3.善于发问:谢老师的问题,总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层层剥离知识内涵;初二6班的学生在长期训练下思维活跃,积极通过语音发言、讨论区快速输入等方式与老师交流,领会课堂真谛。

这是一节让所有听课老师学生心潮澎湃的成果汇报课,课堂里大量的图片、数据和视频史料让人领略到祖国开放四十年迈下的坚实步伐和取得的惊人成就,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也是一堂让学生暗自立下志向努力成才的人生激励课,开放政策的确定和成功实施体现出代代蓝图设计者的大智慧,我们成功但不骄傲,肩负的大国责任感和大湾区的未来可期让孩子们雄心勃勃全力以赴。

 

——深大附中数学教师:杨珂

 

谢老师的课堂历来让人醍醐灌顶,不仅是学生学有所得,青年教师也能从中获益良多。“对外开放”这一课,与深圳密切相关,深圳的孩子们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对“春天的故事”多少有所耳闻,要把这节课上得精彩,既要讲清重难点,又要让孩子们学有新知,颇有难度。谢老师主题探究性的课堂,史实精准,语言精辟,通过历史呈现和历史思考不同的角度,循循善诱引领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在历史呈现篇章中,谢老师将“对外开放”分解为“起步”、“腾飞“、”对话世界”以及“与世界携手,谋全球共赢”四大板块。通过谢老师呈现的数据、图片、视频,孩子们踊跃发言,思想的火花在云端碰撞,逐步理清“深圳速度”、“一夜崛起之城”等名词背后的含义、意义。

谢老师对于课题高度的把握尤其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学习。历史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传授,那就失去了灵魂。谢老师在历史思考篇章中,给听课者带来了自己的思考,启发着大家的思考。“伟大人物的历史作用”、“符合国情的国策”、“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坚持党的领导”,这些内容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是师者独具匠心的编排。我们从一幕幕中感受到了中国走向世界的不易,也期待着未来中国与世界共赢。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曾说过:“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谢老师强调读史使人明智,她的历史课堂让身处于和平年代的学生与民族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

——深大附中历史教师:张宇

终于听到了“逮到”一个机会可以搬小板凳听谢老师的课,之前经过谢老师授课的班级窗前,同学们如痴如醉的神情让我难忘,而这次听课也让我全身心沉浸在谢老师“形神兼具”历史课堂,久久不能忘怀。
    本节内容是《改革开放下的中国》,谢老师从“起步”、“腾飞”、“与世界对话”、“与世界携手,谋全球共赢”四个方面展开,娓娓道来,向孩子一桢桢、一卷卷打开,真实发生的改革开放,此乃“形”。有完善的课程框架,让学生逐步深入,探究分析,在改革开放发展的长廊漫步,大量的“历史呈现”,丰富了孩子们对改革开放的认知。
    改革开放让我们今天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谢老师带着孩子们回溯历史,感受真实,让孩子把握现在,放眼未来,谢老师的课让我看到了历史课堂的力量,此乃“神”、形神兼具,课堂要动人,授课老师心中有山河,有大爱,课堂之中看到饱含的热情,循循善诱,同学积极有效的互动、点赞,让孩子有更深刻的“历史思考”,未来值得期待,也期待同学们心中种下“中国梦”,坚定不移走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

                                  ——深大附中地理教师:梁锦瑜老师

 如果要用一个形容词形容谢芳芳老师的历史课,我会选择“明快”这个词。“明”即“清晰明朗”。谢老师的这节课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历史呈现”和“历史思考”。这样的安排可谓是别具匠心,充分彰显了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其实《对外开放》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繁杂,但经过谢老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新建构和梳理,将对外开放的过程划分为起步、腾飞、对话世界和与世界携手,谋全球共赢四个阶段,知识点得以实现系统化、体系化,整节课的内容就变得清晰明朗起来。而“历史思考”部分是我最喜欢的部分。读史释史以明智,谢老师在这个环节引领大家思考和挖掘这节课的主题。通过升华主题,巧妙地实现了过去与未来,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的连接。
    “ 快”即“快乐充实”。置身于谢老师的历史课堂,就好像跟着谢老师的脚步,一同游览历史长河两岸迷人的风景。我们在谢老师生动的讲述中学习知识、了解过去,在师生互动中深入思考,鉴往知来。当下课铃声响起时,我们会突然回过神来,惊叹这段美好的旅程竟结束地如此之快。而回过头去翻看肩上的背包,则惊喜地发现里面早已装满了知识与智慧。我想,这就是学习与求知最美好的状态。

——深大附中历史教师:吴淑媛

   本节课从历史史实的学习再到历史现实的思考两大部分,精炼本课的四大模块—对外开放的起步阶段、腾飞阶段、对话世界和全球共赢,符合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历史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同时,在有限的网络课堂上,教师运用丰富的历史史料,如深圳”、浦东”、名人对话、数据分析,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判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史实,学生从中能逐步形成“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意识和能力。课堂上,6班的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涉猎广泛,课堂学习气氛浓厚。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适中,在学生出现细节问题、或者回答欠缺的情况下,能较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整堂课展现出资深教师强大的专业知识功底和教学能力,是一节非常不错的优质课。

——深大附中历史教师:林嘉玲




听课家长、学生评价




许久没听过主任的声音,趁着网络教学的这个机会,再一次走入了谢老师的历史课堂,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

谢老师的历史课总是那么生动,有趣,又不乏思想性。课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从基础的历史史实引发对于这一史实的历史思考。对于历史史实来说,老师讲授时非常有条理,细致,轻重有次地介绍,而且会对许多重要的词语用重音的方式加以强调。对于历史史实的思考,谢老师更像是一个引路人。她并不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对于一个一个的史实抽丝剥茧,提出了许多有深度有思想的问题引领我们思考。同时她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是停留在课本上,经常能在同学们激烈地讨论中探索历史学科的奥秘。

谢老师上课深入浅出,善于归纳总结。经常让我们先自行思考总结,联系曾经学过的知识点,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最后,老师会从多角度剖析问题,并进行整理,方便孩子们高效吸收知识。评论区中孩子们的思考,每一条都闪耀着思想的光辉。看到有的孩子回答简明扼要回答了要点,您也会毫不吝啬的夸赞。

欢乐的时间总是短暂,这样一节满满干货的历史课结束了。可我仍意犹未尽,可能这就是谢老师上课的魅力吧。世界很大,深附是家。

                                   ——初三(2)班   蔡瑞

谢老师的上课风格还是一如既往地简洁高效、深入浅出。通过视频为我们引入了1978年时中国的状况,再就“如何逐步对外开放”这个话题对我们娓娓道来,最后落脚在中国如今的状况。又引导我们积极思考,以史为鉴,教给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的方法、带领我们展望未来,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教兴国。我觉得受益匪浅。

——初二6班 林慧珊

 

今天的这节特殊的“线上历史公开课”,虽然在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小小的意外,但是并没有影响我们学习的进程。

这一节历史课的主题是“对外开放”,谢老师将这节课分为了起步、腾飞、对话世界和与世界携手,谋全球共赢四个环节。随着谢老师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从最初的点——经济特区到最终的面——开放内地的沿江、边境和省会城市所形成的面,感受到了深圳这个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一夜崛起之城”和“深圳速度”的惊人概念,“魔都”上海的浦东新区,从原来的经济落后到成为中国一张闪亮的国际名片,这些都是对外开放的政策所带来的巨大变化。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开辟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途径,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带来的更是新的挑战。

本节课的最后,谢老师以“中国的一分钟”结束了这一堂精彩的历史课,让我认识到了伟大人物和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对于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在当今,我们更应该坚持党的领导,以开放的姿态面向未来!谢老师的历史课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深深了解与感受到了“对外开放政策”对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所带来的强大力量。

——初二6班 王翼飞

 

今天我们学习了对外开放这一课,学习后有很多的感想。

1.首先不禁感叹,果然只有共产党的治理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开放这一政策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更是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最好证明。

2.其次对外开放十分重要,其事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交流,所以我们今天要坚持改革开放;

3.再者,我作为一个生活在深圳的人,我对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因为深圳见证了对外开放的过程;

4.最后,感谢谢老师为我们带来这节课,能让我们领悟许多,改革开放不能停,我们要继续走出去,引进来,让中国建设的更好。

——初二6班 吴楚瑜

 

今天的历史公开课,我感到十分的高兴。虽然一开始出了一些小状况,但是在谢主任的负责的态度下也马上接上了上课的正轨。我们这节课讲的是经济特区,谢主任在上课的前一天就布置了预习的作业,以至于今天上课互动十分流畅自如。我觉得,学好历史是十分重要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最后再次感谢谢主任今天的授课,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初二6班 林嘉淇

 

我认为今天的历史课非常有意义,虽然受疫情影响我们不得不在线上进行学习,但是大家的学习热情丝毫没有减弱,尽管一开始因为技术原因出现了问题,但是老师很快的解决了问题,让一切回到了正轨。今天学习了有关我国对外开放的相关历史,从老师精彩的讲课和制作的丰富PPT中,我们了解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为了将外面的引进来,同时将自己的走出去,从而制定的政策。这就是深大附中谢老师的历史课,爱了爱了!

——初二6班 麻锦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