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校园新闻

走进深附

地理教学减负增效,学生作业创意无限


金秋硕果迎华诞,万里河山披锦绣。10月24-28日,初中地理学科组推出中国地势模型作业展,吸引众多师生驻足观看,收获无数好评与点赞。

“双减”政策的出台后,深大附中积极倡导、组织老师们学习相关文件,地理科组认真学习文件,聚焦作业改革,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实践创新作业。国庆节前夕,初二地理备科组为了加深学生对《中国的地形》知识点的理解,让同学们感受到地势的跌宕起伏与空间分布,激发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力,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布置了制作中国地势模型作业。

初二的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树叶、黏土、五谷、坚果壳、快递包装硬纸板、石膏、牙签、泡沫板、褶皱纸等多种材料,制作出一个个构思精妙、富有创意的地形模型,每一件作品都阐释了同学们对祖国深深的爱。

地理学科组此次布置的中国地势模型作业,打破传统纸质作业模式,让学生在探索中寻找真理,在实践中运用各种技能,提升学科素养,培养爱国情怀,让学生收获满满。


学生感想

制作中国地势模型的实践作业相较于纸质作业,可以让我们在动脑的同时动手,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制作的过程中,我更加直观地认识了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加深了自己对各个重要地理事物如大江大河与沙漠的印象,了解了中国的各个地形区如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等,对我的地理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从整体上看,实践作业的学习效率高于背诵,可能要背好几遍才能记住的知识做了一次实践作业就记住了。类似的实践作业对于地理学习是很有帮助的,让我们一起在动手动脑中学习地理吧!

—— 初二7班 冯文澳


在这次中国地势模型制作过程中,我克服了许多困难,经过重重改进,最终才使作品成形。在这次作品的过程中,锻炼了我的耐心、思维,落实了中国地形的地理知识,可谓一举多得。制作材料的选择,黏土垫层形成中国地势大致东高西低的心态,分层设色表示不同海拔高度,添加中国主要地形区,虽然困难很多,但是都被一一克服。这次中国地势模型作品的制作,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好方法,对应着中国地形的学习,巩固拓展知识,作用优于对知识要点的死机硬背,我喜欢这种实践性的作业模式。

——初二10班 赵嘉卿


部分优秀作业展示

石膏




橡皮泥




纸板


泡沫板



褶皱纸



其他材料创意奖




初二年级地理中国地势模型

“优秀作品展播奖”名单


初二(1)班

徐雨婷、易钰茹、王瑞洋、高梓轩、邓智鑫、赵悦辰


初二(2)班

刘珍慧、邓可欣、石文睿、徐莞婷


初二(3)班

周钰涵、高若哲、郑钰斌


初二(4)班

赵思涵、邓力维、杨安琪、黄义博


初二(5)班

曾可馨、刘子愉


初二(6)班

靳子轩、张锦萌、开思翔、陈文倩、李英鹏、孙远宁、吴悦、邓子攸、赖亦轩


初二(7)班

李一诺、刘涵煦、冯文澳、陈晓蔓


初二(8)班

曾佳威、张方成


初二(9)班

张瀚欣、黄诗絮、夏逸凡


初二(10)班

吴睿轩、柯兆阳、陈俊道、徐孝杰、陈思宇、徐馨蕊、熊姿、刘暄、赵嘉卿


初二(11)班

潘悦、韩思琦、潘其悦、赵宏运、凌欣怡、钟俊宇


初二(12)班

李文惠、池星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