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我校党委书记文思源率学校部分领导、高三班主任及备课组长一行12人,赴湖南省衡阳市交流学习。从鹏城到雁城,这场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对话,既是两地教育情怀的双向奔赴,更是湾区创新精神与湖湘文化底蕴的碰撞交融。
作为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衡阳市第八中学——这所始建于1907年的学府,百余年弦歌不辍,沉淀出独特的教育基因:以“忠、信、笃、敬”的校训为舟,载着“做有情怀的教育,办有故事的学校”的育人使命,在历史长河中培育出两院院士、知名学者等万千英才。
踏入这片教育热土,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油然而生——我校党委书记文思源同志曾在此掌舵数年(2018-2024)。他亲手播下的“激情教育、精致管理”理念,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此次重返故地,文思源书记一行在八中党委书记宁中平、校长唐志军的陪同下,漫步笃行楼、明德楼,驻足运动场与智慧教室,重温“晨读声里见精神”的育人场景。当看到新建的科创中心与非遗传承基地,文思源书记感慨万千:“八中不仅是知识殿堂,更是精神家园。”
当《青春飞扬》的旋律响彻操场,两千余名八中学子以天地为幕,上演了一场气势磅礴的青春交响——跃动的光影中,青春笑靥与铿锵舞步交相激荡。这场融合形体美学、团队协作与意志锤炼的排舞盛宴,不仅是“五育融合”的生动注脚,更让我校教师真切触摸到八中教育的温度:这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
在琅琅书声回荡的晨曦中,我校参访团队深度体验了八中特色——“激情早读”。师生共诵《赤壁赋》的恢宏场景,让苏轼笔下“大江东去”的豪情与校园晨光融为一体。
随后,教师们带着沉浸式观摩的思考走进高三课堂:数学组以“问题链教学法”层层拆解命题逻辑,语文组则通过“大单元任务驱动”重构知识脉络,这些直面新高考的课堂实景,为我校教师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改革样本。
思想的碰撞并未止步于课堂。在随后的学科研讨会上,双方紧扣“高三备考策略”“新课标落地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对话。跨地域的教育智慧在交锋中融合,最终凝结成《新高考应对策略备忘录》。
集中座谈会上,文思源书记畅谈此行的收获,“看到八中今天的发展,我更加坚信:教育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 文思源书记表示,深附与八中虽相隔千里,但对教育本质的追求高度契合。期待两校在未来携手发展、深化合作,共同探索基础教育创新路径。
陈美英副校长表示,“文书记加盟深大附中,为学校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带来了许多金点子。看到文书记曾经耕耘的这片教育沃土,我们对两校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衡阳市八中党委书记宁中平特别致谢文思源同志在担任校长期间为衡阳市八中做出的战略规划,“文校长提出的‘三全育人’模式,至今仍是八中的办学指南。”
此外,衡阳市八中副校长陈鸿霏还就“学生管理”“高三年级管理”等方面作经验分享。
3月19日清晨,我校参访团队带着八中参访的思考余韵,走进衡阳市基础教育创新标杆——衡阳市成章实验学校。这所与八中同属衡阳市教育集团的前沿名校,以“分层不分类”的因材施教模式闻名遐迩。
交流中,让人不禁感叹:“成章的‘分层不分类’理念,与深附‘尊重差异,激发潜能’的育人观高度契合。”
参访尾声,我校参访团队赴衡阳抗战纪念馆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在纪念馆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我校参访团队系统参观了各主题展厅,了解了衡阳保卫战的历史脉络——从战略背景到战役部署,从初期防御到巷战阶段。方先觉等将领的指挥决策,广大官兵、民众的浴血奋战,更是令在场教师肃然起敬。
“东方莫斯科保卫战”全景展厅内的日军毒气弹残骸、守军血书《与妻书》等文物,无声诉说着1944年1.7万将士死守孤城47昼夜的壮烈史诗,深刻诠释了中国军民的坚韧意志与大无畏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