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下午,深圳市中学化学界的名师大咖云集深大附中,吴运来、刘为基、周小凡和温海波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深圳市高中化学“名师好课”现场观摩活动暨名师工作室培训会,左香华、鲁名峰、张玉彬、俞远光、于才等深圳市的化学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莅临现场。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化学教育》编辑部主任朱玉军老师基于编辑视角,与大家畅谈了近两小时的“教师专业发展及教研论文写作”。
朱主任从一些看似简单的化学问题着手,探讨化学学科素养。讲座启示我们: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基于教师的化学学科知识,尤其是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的宽厚和精深和优良的知识层级结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两个最有效途径就是阅读与写作!
在市名师刘为基、周小凡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深大附中蔡钦老师和新安中学刘英丽老师就《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展开同课异构。两位老师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授课,授课中突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凸显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呈现了风格迥异的精彩课堂。
课后,与会老师积极参加了评课活动。左香华老师、鲁名峰老师对授课教师的课堂给予了全面的点评。
刘英丽老师将新安中学的传统优势发扬光大,充分利用导学案,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分类概括,注重思路引领,方法多元化,促进学生高效掌握知识。(化学组供稿)
蔡钦老师的智慧课堂则是将大家带入一场全新的课堂感受,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交互立体化、动态评价反馈即时化、资源推送智能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了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教的针对性更强,思维引导更及时。
在“互联网+”背景下,深大附中打造智慧课堂新模式,课堂资源上云端,作业网上推送,学习数据自动分析,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点、技能技巧掌握程度实施针对性教学,量身定做“个性化作业”,制作微课精准辅导,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求点播学习,构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深圳唯一高校附中,深大附中打造了全国一流的智慧课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市教研员吴运来老师表示:此次活动加强了高中化学教学研究和名师培养,促进经验交流与学习,希望以此为契机,带动全市名师工作室积极开展研训活动、推荐优质公开课,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作用。
撰稿:深附化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