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校园新闻

教学科研

师言诗语(二十八)丨自己喜欢,才能上好

在读大学的时候,导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如今音乐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地位弱势,而是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音乐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不耽误学习音乐课本的内容,我这学期的教学计划为:一周上课本内容,一周上非课本内容。非课本内容我会设计一些音乐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例如在第二周的音乐课堂,我们运用节奏游戏,让学生认识了前八后十六和前十六后八节奏;在第四周的音乐课堂中,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分清节奏与节拍的概念,并且可以用耳朵分辨出3、5、6三个音。能看出学生们在这两节课上都玩得十分开心。


而这一周,又轮到不得不上书本内容的时候了,这一首的内容是教材中的必唱歌曲之一——青年友谊圆舞曲。

这是一首四三拍的曲子,因此本堂课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四三拍的节拍规律,会唱并且会划拍。为了能让学生觉得这节课比较有趣,我做了一些小脚印贴在教室地板上,让学生可以跟着三拍子的音乐,踏出强弱弱的感觉。我拜托美术老师帮我画了三个大小不一的脚印,然后又跑到打印室打印了五十份,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份。最后又花了几乎一个小时的时间,把脚印全部粘贴到地板上。我想,虽然这节课的内容有点没意思,但是我设计了这么多有趣的小玩意儿,学生应该也会喜欢吧。


上课铃响,学生走进了教室。看到地板上贴着的脚印,他们似乎都带着点儿好奇,纷纷问我:“老师,地上的脚印是做什么的?”“上课你们就知道了。”我得意地卖了一个关子。


上节课刚好讲到了节奏与节拍,于是这节课,我就顺着上节课的思路,说:“节拍分为四二拍和四三拍,我们前面学过,我们的国歌就是四二拍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四三拍的曲子《青年友谊圆舞曲》。”


话音刚落,学生立刻哀声一片,说:“老师,能不能不上课本上的内容啊?”面对这个从未料想过的回答,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还有学生说:“老师,答应我,这是最后一次上课本上的内容了,好吗?”


没想到学生会对教材内容如此抵触,甚至后来到了我颇为得意的听音乐、踩脚印的环节,学生也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在课堂的最后,我分别播放了几首四二拍和四三拍的音乐,让学生听辨节拍。虽然这节课学生的态度普遍不如以前那样认真,但是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分辨出一首从未听过的音乐的节拍是二拍子还是三拍子。从教学目标来看,本堂课的目标是达到了,但是从我个人的心理成就感出发,这节课却远远谈不上一节令人满意的课,因为学生的脸上并没有那种充满欢欣与愉悦的表情,仅是一种应付式的学习。这种没有快乐的音乐课,在我看来,远远谈不上是一节成功的音乐课。


这节课下课后,我郁闷了好久,后来在与一名经验丰富的音乐老师交流的时候,她偶然间的一句话突然点醒了我:“讲到圆舞曲,当然要让学生跳舞呀。”是啊!虽然之前想到要让学生跳舞,但是害怕课堂管理困难的我立刻就否决了自己的这个想法。但是如果课堂管理足够顺利,让学生亲自体验,跳一跳,是比其它所有的小把戏都更有用的!


我立刻重新设计了这一堂课。我仔细地研究了这一节课的教参(之前自以为很会设计课堂,基本都不怎么看教参),才发现这一首曲子是2009年国庆时,在天安门广场播放过的曲子。当时,数百人跟着这个音乐起舞。我把这个内容放进了我的课堂中,并且认真地做了课件,希望能呈现一堂跟上一次完全不一样的音乐课。


正式开始上课了,我先播放了一个圆舞曲的视频给学生看,让学生猜这是什么舞蹈。个别学生说:“是华尔兹。”于是我便接着说:“没错,这是一种叫华尔兹的舞蹈,这种舞曲我们称之为圆舞曲。那么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怎么跳华尔兹。”


当我说完之后,学生们的脸上都立刻表现出了兴奋又期待的表情。为了课堂更好管理,我先选择音乐科代表出来,示范一个简单的圆舞曲舞步,其它同学在座位上打三拍子。在简单的示范过后,我跟学生说:“在2009年的国庆上,响起了一首圆舞曲,当时,数百人跟着这首圆舞曲跳起了华尔兹,这首圆舞曲就是我们书本第12页的《青年友谊圆舞曲》。”


说完这段话后,在上一个班出现的那种失望的声音并没有出现,学生们都充满期待地翻开了课本,想要听听看这首几乎全中国人都听过圆舞曲是什么样子的。接下来的课程,我分别请每一组的学生出来跳舞,其它学生在座位上唱歌。这样就保证了教室不至于太拥挤,且秩序在可控范围内。


这节课上的很顺利,因为舞步简单,学生们几乎都能学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反复的聆听和演唱,学生们几乎都会唱这首曲子了。与第一个班相比,虽然教学目标的实施结果都达成了,两个班都掌握了歌曲演唱以及三拍子的听辨,但是我的心情却是截然不同的。虽然上节课我也准备了很长时间,但是仍然没有上好,反思过后,发现根本原因是我自己都不喜欢这一节课,都觉得这一节课是一节任务式的课程,那又怎么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这一节课呢?


才发现一直以来我都忽视了备课很重要的一步,或许是备课的第一步,那就是先让自己喜欢上这一节课。幸好,现在知道了,还不迟。(黄心瑜)